先天性乳頭內陷的原因主要是乳頭和乳暈的平滑肌發(fā)育不良,乳頭包含10-20根乳腺管的開口,乳腺管的周圍由乳暈肌延伸的平滑肌所包繞。內陷的乳頭被圍繞乳腺管和插入乳頭真皮的肌纖維束向內牽拉,這些肌束的質地與乳腺管有明顯差別。在某些情況下乳頭內陷是由乳腺管本身發(fā)育不全引起的,發(fā)育不全的乳腺管未能導管化,表現為條索。乳頭下缺乏支撐組織的襯托,也是乳頭內陷的原因。乳頭內陷多半是先天性畸形,常見雙側發(fā)病,單側乳頭內陷通常是繼發(fā)性,多由于外傷、炎癥、腫瘤,以及手術造成乳頭內陷。例如巨乳縮小整形術后易有乳頭內陷并發(fā)癥,反復乳腺炎癥也可能造成乳頭內陷。
乳頭內陷的程度有所差別,有的僅表現為乳頭退縮,重者表現為乳頭凹入甚至翻轉。臨床上可將乳頭內陷分為三類:
?、裥停喝轭^部分內陷,乳頭頸存在,能輕易用手使內陷乳頭擠出,擠出后乳頭大小與常人相似;
Ⅱ型:乳頭全部凹陷在乳暈之中,但可用手擠出乳頭,乳頭較正常為小,多半沒有乳頭頸部;
?、笮停喝轭^完全埋在乳暈下方,無法使內陷乳頭擠出。
乳頭內陷妨礙哺乳,且局部難于清洗,易積存污垢并繼發(fā)感染,引起慢性炎癥,局部經常有滲出物,原發(fā)性乳頭內陷可先試行保守治療,如用吸奶器對乳頭進行負壓吸引,用手法牽引等,尤其適合與Ⅰ型及Ⅱ型乳頭內陷。對于物理治療無效的患者,才考慮選擇手術治療。繼發(fā)性乳頭內陷系乳頭因受乳腺內病理組織的牽拉所致。最常見的原因為乳癌,也可能因炎癥、外傷或乳房手術后疤痕的牽拉,亦或是發(fā)生于下垂的巨大乳房,繼發(fā)性乳頭內陷的治療應針對病因進行,無典型手術方法。
手術適應癥:乳房發(fā)育完全后,乳頭內陷,經反復牽拉吸引乳頭無效者應進行乳頭內陷的整復手術。由于不少求醫(yī)者是未婚少女,所以在手術前還應該考慮將來哺乳期時輸乳管通暢的問題。尤其對重度乳頭內陷的矯正,徹底的手術往往可能導致輸乳管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粘連,并很容易導致哺乳期的乳汁儲留及急性乳腺炎。所以,建議慎重手術,或選擇少損傷輸乳管的手術,手術不一定追求完美的效果,以乳頭突出,后期嬰兒能吮吸為標準。
手術方法:在乳頭周圍的乳暈內切除幾塊呈放射性分布的菱形皮膚和皮下組織,用縫線牽引乳頭,在盡量不損傷乳腺導管的前提下,在乳頭下方進行仔細的分離松解,切斷過緊的平滑肌纖維和纖維結締組織,充分解除導致內陷的牽拉力,然后環(huán)繞乳頭根部做皮下荷包口狀縫合,形成乳頭。其它手術方法原理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