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未分類

北市每日確診例趨緩 柯文哲:暫無提升四級風險,持續防疫勿鬆懈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31)日再度召開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與黃珊珊副市長、衛生局黃世傑局長、以及北市聯合醫院璩大成副總院長一同向市民報告北市防疫最新作為。

依照今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今日全國新增274例本土案例、另有73例校正回歸個案。前述的本土新增及校正回歸當中,臺北市佔122例。

柯文哲表示,從近期北市的每日確診病例數看來,感染個案數沒有逐日飆升、有些微趨緩。

除此之外,市府啟動萬華專案目前還有三個快篩站,雖然從快篩陽性率近期有微幅升高,但這是因為來篩檢的總人數(分母)變少了,其實篩出陽性人數(分子)沒有明顯增加。如果單看快篩陽性數,這幾天的數據也同樣下降。

以北市各項疫情數據做為科學判斷基準,柯文哲評估由於近期國民都自動自發性的封城、加強個人自主管理,目前北市疫情社區感染的嚴重度有下降,暫時沒有升高為四級警戒的風險。

然而,柯文哲也提醒市民千萬勿鬆懈,因為確診個案目前均勻分布在北市12個行政區。他點出,目前仍有些潛伏的被感染者在社區當中,如果沒有嚴格管理,社區疫情恐會再度上升。

柯文哲表示,臺灣防疫的下一步,真的必須要好好思考,他認為疫苗才是終極解決方案。柯文哲說,以臺灣國民的高素質看來,要維持目前這樣的情況、控制住疫情不要蔓延並非難事。但接下來要問的就不是how much(每天案例多少),而是how long,也就是相關管制還要持續多久?尤其全球許多城市都經歷過不斷封城又解封的迴圈,臺灣下一步究竟該怎麼走?

柯文哲也公布北市疫苗施打最新狀況,上週四中央撥發北市2.2萬劑AZ疫苗,經過這幾天已接近打完,28日至30日期間共15678人完成接種。也預計於明天(6月1日)再配發5.6萬劑給北市,同樣會讓第一類至第三類的人員來優先施打,也會保留部分彈性調撥的劑量給衛生局控管。未來北市獲配疫苗數量如果增加,也會再加開疫苗施打據點。

為了讓北市篩檢出陽性的民眾能有妥善的安置計畫,黃珊珊也在記者會中公布「北市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盼能讓快篩陽性後、返回家中等待醫院PCR報告的市民們更加安心。

第一、篩檢陽性個案只要在家中出現中重症(不分年齡),市民可直接撥打119,會由救護車直接將個案安置到醫院。

第二、陽性個案如出現咳嗽等輕症(不分年齡),就會安排北市防疫計程車或防疫巴士,協助將個案移到集中檢疫所、或北市加強型防疫專責旅館。

至於無症狀的陽性個案則大致可依照年齡區分。

第三、55歲以下的無症狀陽性個案基本上就是在家,需從確診日起開始居家隔離17天,由北市健康服務中心每日電話提供關心、掌握個案狀況,這個部分也希望中央能同步提供電子圍籬。

第四、55歲以上無症狀者、55歲以下有慢性病等其他共病者、家中條件無法供個案執行居家隔離者,則同樣會由市府協助,將個案移至集中檢疫所、或北市加強型防疫專責旅館。

會後進行媒體聯訪。首先,有媒體問到,請問臺北市28日分配到的AZ疫苗2.2萬劑,目前施打狀況為何?明天中央將再配發5.6萬劑,但剛剛又說是3.5萬劑,全體醫護是否能完成第一劑接種?對此,柯文哲表示,北市第一線醫護加起來大概有七萬人,發下來應該醫護人員可以打完,但還有警消人員等等。他算過,打疫苗一小時最快可以打40位,10小時工作的話最多可以打400位;因此他才說希望中央給地方時程表,因為打疫苗是一條生產線,要規劃相關人員和動線,還有後勤補給的問題。如果中央明確說出給予多少劑,地方才有辦法去計畫,但中央有時候很神秘,前一天才說給多少劑,如果數量一下多一下少,生產線就很難規劃,這是目前的困擾。他坦言,疫情目前雖然壓住,但代價很大,現在夜市、餐廳、藝文活動都停了,這樣的停業還能撐多久,這個要思考,否則餓死的比病死的多。

媒體詢問,有診所醫師反應,他們也算是在第一線提供醫療服務,為什麼診所施打順序排後面,排序考量是甚麼?柯文哲說明,防疫專責醫院、防疫旅館人員,就打掉相當多數量的疫苗,另外當時上千名的萬華警消、救護車也要先打。作為政府還是要排順序,如果接觸的工作人員很明顯是陽性者,就必須先打,這要跟大家抱歉,但他知道診所的醫護人員這週三就可以打了。

媒體詢問,新北已規畫大型疫苗接種暨快篩站,初期先做篩檢站,每天最多可篩檢3600人,未來更可轉為注射疫苗的大型場所,北市府會跟進嗎?柯文哲說,昨天中央允許企業設快篩站,他認為,做事還是以科學為基礎,一年前中央堅持不設,現在卻又說要設,是前後矛盾。他強調,不要因為病例多就自亂陣腳,如果該地區盛行率夠高,做快篩才有意義,如果該地區盛行率在0.1以下,做快篩到底有沒有意義?不是一急就亂撒錢亂弄,到時候偽陽性一堆,狀況反而亂掉,快篩跟打疫苗也不一定要一起,打疫苗是根據供應量,供應量訊息越清楚,更容易去規劃施打生產線。

媒體詢問,衛福部昨日宣佈,採購兩家國產疫苗各500萬劑,但被外界質疑第三期試驗都還沒過就購買,請問市長有什麼看法?對此,柯文哲強調,這題不用他講,相信是非對錯有標準。如果一年前,全世界都沒有疫苗,臺灣感染嚴重,做這個他不會講話,依據當時環境做決策。但目前世界上有十八億劑疫苗已經打過,獲WHO國際認證的疫苗有六隻以上,在這個原則之下,我們卻要採購二期都還沒做完認證的疫苗,而非三期試驗做完,有明確價格的疫苗,那必須講理由是什麼。他也知道很多美國進口的藥,中央還是會審來審去,因為要保護本國產業;但現在中央到底要保護本島的生技產業,還是國人的生命,中央必須把政策價值講清楚。目前臺灣的國民素質高,可以壓住疫情,但代價很大,如果(三級狀態)再拖三個月,餓死的會比病死的多,必須考慮國家的最大利益,而不是考慮兩家生技產業的利益。

媒體詢問,有確診者昨日被指揮中心宣布死亡,事後更正稱,是從死亡通報資料勾稽到此案,是北市通報系統有問題還是中央搞錯?柯文哲說,如果地方沒登錄,中央怎麼會收到死亡訊息,所以這很奇怪,但他知道偶爾也會犯錯,下次小心就好。

媒體詢問,昨天「桌上兵推」還是造成蠻多民眾恐慌,請教市長目前的疫情離「四級封城」還有多遠?柯文哲指出,如果到四級封城,真的代價太大,對社會衝擊太大,現階段沒有必要不會去四級封城,只要大家按照政府指示,共同合作抗疫,就應該不需要到四級封城。

媒體詢問,昨天首次用Google地圖公布確診個案分布的密度,但北市議員質疑,這樣會助長恐懼,甚至污名化特定區域?柯文哲澄清,北市府公佈地區感染人數(表格)很久了,為什麼換成分布密度圖就驚訝?看數字不驚訝,換成點狀圖就驚訝?他強調,公開透明當然可以更清楚要怎麼去處理問題,但要用平常心、理性務實的態度去面對。

媒體詢問,有許多首長都呼籲民眾,到市場採買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單號、雙號」自主分流,請問北市是否有相關計畫?柯文哲說,他之前就呼籲市民一週採買兩次,並透過市場自治會規劃減攤,他相信臺北市民的素質,先用此政策實行兩、三天,先不強迫,看看效果怎麼樣。對於採單號、雙好的方式,他認為,難道還要派警察到市場檢查身份證嗎?訴諸國民的素質、道德,會比警棍更有效。

媒體詢問,市長昨天提出,一人確診全家篩檢政策,但臺南市長黃偉哲卻認為,「這不是大家一直在做的嗎?為什麼是新政策?」,更質疑「難道臺北市之前沒有做?」。另外,篩檢費用由市府負擔?柯文哲說明,以前是一人確診,全家居家隔離,再考慮要不要篩檢;而昨天中央拋出說要設篩檢站,他等中央明確的方式出來,政策再做調整。

媒體詢問,有民眾反應明明是確診者的接觸者,但因為沒有被匡列,相關的保險、公司薪資都受影響,這種狀況要如何處理?現在確診者周邊的接觸者匡列的標準為何?人數眾多,還能確實匡列嗎?黃珊珊指出,地方接到中央通報確診個案後,健康服務中心就會進行疫調,包括調查同住家人、同事、期間足跡跟生活狀況,匡列也有一定的標準,包括是否接觸十五分鐘以上、沒戴口罩等等,因此不是每個接觸的人都會被匡列,像此案也不是說每個同事都會被匡列。

媒體詢問,市長日前說本週開始將以機動快篩車展開熱點巡迴,請問確切執行方式?本週會上路嗎?那些地點或行政區優先?黃珊珊說,這個是因應目前6個快篩站快篩不到600人,顯示出固定點的快篩站之效益在遞減少;為了服務交通不方便到達的民眾,市府目前成立兩組人馬,隨時到社區快篩,先以中正萬華還有熱區優先。試行完畢後,未來要出動時,也會先公告並請里民預約,才不會有排隊的問題。

媒體詢問,新北雙和醫院爆出確診者疑似情緒不穩,持利器砍傷醫護,請問北市這邊有無預防作為?如醫護被確診者砍傷,是否也要做篩檢或自主健康?柯文哲說,確診需要醫護人員照顧,怎麼還會砍傷醫護人員?真的很奇怪。至於被砍傷要做什麼檢查,就按照醫療判斷。

媒體詢問,民間募集到專責計程車,其任務跟防疫計程車有何差別?黃珊珊說,專責計程車是因應這期間有需多快篩陽性、確診個案,他們有運輸上的需要,比如從快篩站往返家中、集中檢疫所或醫院,本來有30輛車,目前徵用到40輛;防疫計程車是供居家檢疫者(過去從國外回來者),住在家中或防疫旅館,要去就醫時的需要。

媒體詢問,許多網站聲量分析,臺北市長柯文哲對於疫情發言受到許多民眾認可;前立委林濁水也指出,北市防疫作爲相當具體,給予肯定,市長怎麼看近來團隊的表現?柯文哲強調,他要謝謝很多人,自從5月13日接到和平醫院有住院病人得到新冠肺炎,而且還是從外面得到,他們就知道這當中一定有不明原因的社區感染;從13號到今天,感覺好像參加一次世界大戰,防疫專責病床要增加到1300、防疫旅館增加到1800,還有一堆人員要招募跟訓練。他要感謝很多人,包括每位大醫院的院長都講話算話,病房有如期開出來,以及在過程中進行整備的工作。他強調,北市疫情目前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疫情還沒結束,還要想說下一步該怎麼辦,但目前能維持真的要感謝很多人的努力。

leo

Share
Published by
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