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未分類

教育局事後新聞稿1091111-清華大學舉辦之「有A的STEM科普藝術獎」,本市卓越藝術計畫團隊教師大放異彩!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事後新聞稿請轉交文教記者單    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督學室地    址:臺北市市府路1號業務聯絡: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    官月蘭 執行秘書 0920032896                   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卓越藝術教育計畫總召集學校  張秀潔校長  0958641729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企科  林奎宇  研究員   0930936532【發稿日期】:109年11月11日【活動主題】:清華大學舉辦之「有A的STEM科普藝術獎」,本市卓越藝術計畫團隊教師大放異彩!【活動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名人堂本活動於11/5(星期四)在清華大學名人館舉行開幕式與頒獎,臺北市卓越藝術教育計畫的國小社群20位教師們,囊括了「第一屆有A的STEM科普藝術獎」的所有入選作品,並獲得金、銀、銅三大獎─金牌獎得主為本市福德國小林孟鋒老師、銀牌獎得主為本市辛亥國小王宗科老師、銅牌獎得主為本市萬福國小陳雨禾老師!這些企劃案可說是從科普到科技,採不同領域與原理探究,再以實作發掘出絕美臻藝的奇特作品。清華大學11月盛大推出「印象清華2020–『有A的STEM』科普藝術節」,強調「有A的STEM」跨域教育特色。今年創辦了第一屆「有A的STEM科普藝術獎」,是群聚科普藝術智慧的新指標,使科技藝術與智慧文創空間之運用推向極致,打造出饒富科普藝術的作品。臺北市卓越藝術教育計畫社群組夥伴應清華大學藝術學院許素朱院長邀請,参加「第一屆印象清華有A的STEM徵件」,本次展出所有作品都是由臺北市卓越藝術教育社群組20位跨校老師們從暑假到十月底所共同備課研發的。10件有A的STEM係結合資訊、數學、工程、科學與藝術原理的作品,是全國首創一項與時代趨勢緊密結合,並展現臺北市首都和大學端產學合作的創造性成果表現。這10件有A的STEM分別是:法拉第寶盒、箱響想像、煥彩光影箱、衝吧!無敵彈跳球、大食怪、磁力魔法、雙路電流急急樂、色彩魔方、請聽我說疾幻彩新世界。金牌獎得主林孟鋒老師的作品為「色彩魔方」,設計理念為透過「移動視點」的概念觀點,運用觀者或是創作物本身的角度移動達到色彩變化的效果,視點間接造成視覺切入角度的上下或左右移動甚至是變形效果,產生色彩面積改變,並透過立體造型設計,強化物件轉換角度效能,創發趣味變色視覺效果。林老師表示透過此次參與比賽,不但能激發自己在教學上的新想法,更能與其他優秀的夥伴老師一起激盪新創意、教學相長,也讓自己的教學能力精進不少!銀牌獎得主王宗科老師的作品為「法拉第寶盒」,要向為人類定義與創造電的偉大科學家致敬,並以這位科學家 Michael Faraday(邁克 法拉第)先生為名,展現以手作與現成物結合的「法拉第寶盒」(The Faraday TreasureBox)。王老師認為藉由此次比賽,透過與社群夥伴的討論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大躍進,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比賽,很感謝張秀潔校長帶領的卓越藝術計畫團隊在過程中給予的支持與鼓勵!銅牌獎得主陳雨禾老師的作品為「煥彩光影箱」,觀者由玩出幻彩影像發現色光三原色的變化,不同色光的位差與物體遠近再成不同顏色影子的叠影,呈現出趣味效果。陳老師特別感謝清華大學小牛院長四年前對STEAM教育的啟蒙。教材上的開發其實最難的是材料看似簡單的東西往往需要反覆嘗試各種不同的材料,一定要能讓學生一試即能在玩的過程立即了解原理,也很感謝臺北市卓越藝術計畫團隊投入資源讓藝術教育背景的我不斷跨域增能,並感謝張秀潔校長、劉碧賢校長一路提攜。臺北市卓越藝術教育計畫是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的實驗型計畫,目標是透過長期栽培老師以推動臺北市各項教育政策、深耕臺北市學生的藝術與人文,社群組夥伴則是來自臺北市各校的視覺藝術教師及音樂教師,每月聚會一次進行共同備課、觀課與議課,也有計畫不斷進行藝術跨領域及新興議題的共同研討和學習,並落實在各校的課堂中,實質嘉惠學生。這些社群老師要教給孩子相關素養及能力時,必須與時俱進,讓自己先具備不插電的運算思維,更要能實際將思維和想像力實踐在創作,並具有跨域整合資訊、數學、工程、科學與藝術的能力,此方向正符合十二年國教,培養孩子面對生活在未來的挑戰,老師們期待教給孩子們的是不插電的運算思維,也是跨領域、整合性、具有靈活創意的素養和能力。2020印象清華─「有A的STEM」科普藝術節自109年11月3日起展出至11月22日止,作品樣樣精采可期,期待您親臨清華大學與您互動!事後新聞稿-印象清華_1091111.pdf

leo

Share
Published by
leo